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文革纪念园__丰子恺先生纪念馆
文革纪念园

李叔同对丰子恺的影响

苏学文

  李叔同对丰子恺的影响
  
  一
    在中国现代文艺史上,丰子恺是一位难得的全才性艺术家。他的情致与哲理相交融的散文,风格独异的"子恺漫画",为他赢得了"中国最象艺术家的艺术家"的称誉。
  
    丰子恺一生,受其师李叔同(弘一法师)影响甚深,且涉及哲学、宗教、艺术等方面。随着历史时期的不同,这种影响有程度强弱的差别,呈现极其复杂的状态。
  
    李叔同对丰子恺世界观的影响不总是消极的。现在见到的研究丰子恺文章,大都只提丰子恺接受李叔同佛教思想影响,并认为这种影响支配他的世界观,一直到他逝世为止。本问试图进行较全面考察和分析,并提出与上述见解有差异的看法。
  
  二
  
    丰子恺少年时代即受到李叔同思想影响。还在1912年前后就读故乡"溪西两等小学堂"时,就唱过李叔同作词并谱曲的《祖国歌》。当时,正是中国外患日逼的时期。1894年,甲午战败于日本,1895年割地赔款与日本讲和;1897年德占胶州湾;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1901年订越赔款议和。"抵制美货"、"抵制日货"、"劝用国货"运动,在全国城乡广泛开展。李叔同作于1905年的《祖国歌》,集中而强烈地放映了全国人民日益高涨的反帝爱国情绪:
  
    上下数千年,一脉延,文明莫与肩,纵横数万里,膏腴地,独享天然利。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
  
    1957年,丰子恺回忆四十余年前与同学高举龙旗、三角旗,上街高唱《祖国歌》、高呼反帝爱国口号的情景,仍觉"年光倒流"、"憬然在目",幼小的丰子恺,当时并不知道《祖国歌》的作者是谁,但李叔同的爱国精神一潜入他的心灵,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1914年,丰子恺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遂得以与神往已久的李叔同老师见面,并直接接受他的启蒙艺术教育。
  
    李叔同是一位艺术造诣很深,感染力极强的教师,他怀着"教育报国"的理想和"美育可以唤起爱国之心,爱国乃救国之本"的信念,于1912年就聘至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任教。音乐与绘画,在常人眼中似乎是无关紧要的副料,然而,自李叔同任教以后,全校六十架风琴和两架钢琴无一闲置,下午四时以后,满校琴声,人人有画夹,图画教室里学生们聚精会神练习石膏模型木炭画,连主课老师也惊叹:"一师将变成艺师矣!"
  
    丰子恺自幼喜爱绘画。早在父亲丰鐄座下诵读《千家诗》的时代,六七岁的丰子恺就已显露出美术天才的萌芽。旧版《千家诗》每页上端都有一幅木版插图,这吸引了丰子恺的兴趣,觉得远比其下的文字有趣得多,于是向自家开设的"丰同裕"染坊师傅讨了些颜料,溶化在小盅子里,用笔蘸了为书上的单线画着色。由于书用很薄的纸印刷,颜色常渗透至下面好几页,而受到父亲责备,因为这不是他所期望的儿子上进的方向。
  
    丰子恺十二岁时,就已把芥子园人物画谱印过一遍。他的作画为塾师发现后,塾师曾要求他放大绘画孔子像,他在大姐帮助下,终于绘制成功,塾师将孔子箱挂于私塾堂前,丰子恺"小
  画家"名声自此在全镇传开。
  
    由此可见,丰子恺在"浙一师"确立"专门习画"的志愿,有其内与外因。天然秉赋,少年时的爱好,加之名师的指点,雕琢,丰子恺终于创造出富有浓郁生活气息和艺术情味的"子恺漫画",成为风格卓然、影响深远的一代画家。
    丰子恺还是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他撰写的音乐理论著作共约十三种,翻译的音乐著作十余种。
  
    丰子恺音乐才能的展示,在音乐理论方面的建树,更与李叔同的启蒙教育有关。截至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关于丰子恺在考入"浙一师"以前音乐秉赋和兴味方面的记载。
  
  
  
  
  
    他在《甘美的回忆》一文中曾深情地谈到在"浙一师"的学习生活,他说:"李叔同先生每星期教授我们弹琴一次。先生先把新课弹一遍给我们看。略略指导弹法的要点,就令我们各自去练习。一星期后我们须得练习纯熟而来弹给先生听,这就叫还琴。
  
    "......我坐在大风琴边,悄悄抽了一口大气,然后开始弹奏了,先生不逼近我,也不正面睿视我的手指,而斜立在离开我数步的桌旁。他似乎知道我心中慌乱而手足失措,所以特地离开些,但我确知他的眼睛是绝地斜注我的手上的。因为不但遇到我按错一个键板的时候他知道,就是键板全不按错而用错了一根手指时,他的头便急速地回转,向我一看,这一看表示通不过。先生指点乐谱,令我从某处重新弹起。"
  
    在"浙一师",丰子恺奠定了作为全才性艺术家的坚实基础,并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李叔同,无疑是他艺术道路和艺术事业的启蒙者和指路人。
  
    在从师学艺的同时,丰子恺还受到李叔同办事极其认真、严于律已等优秀品格的良好影响;但最值得提及的,还是更生动、更深刻受到李叔同爱国主义精神的熏染。
  
    丰子恺就读"浙一师"时,爱国运动,劝用国华的宣传,依旧盛行。他亲见李叔同先生是彻底实行的人。他脱下洋装,穿一身布衣,甚至连宽紧带也不用,因为当时宽紧带是外国货。出家后,丰子恺送他一些缝制僧装的粗布,因见其用麻绳束袜,又买了些宽紧带送他。然而,李叔同接受了粗布却婉拒宽紧带,说"这是外国货",及至丰子恺说明:"这是国货,我们已能够制造",他这才接受。
  
    李叔同可以改变信仰和人生道路,而成为"弘一法师",但始终未改的是他深挚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无疑是对丰子恺一生最重要的馈赠,最良好、最重要的影响。这种良好影响,不仅使他经受了抗日战争炮火的洗礼,而且帮助他在以后的岁月中,在困厄和复杂的历史时刻,保持一个艺术家的正直、清醒和对祖国未来的信心。
  
  三
  
    李叔同的文艺观,对丰子恺也有重要影响,李叔同是中国话剧、油画和钢琴音乐的先驱
  者。他的文艺观,概括起来说起来:"先器识而后文艺","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
  
    李叔同在"浙一师"宿舍的案头,常放置一册明代刘宗周所著《人谱》,书中概述古来名人嘉言懿行,凡数百条,丰子恺在《李叔同先生的文艺观》一文中说:"这书的封面上,李先生亲手写着"身体力行",每个字旁加一个红圈。我每次到他房间里去,总看见案头的一角放着这册书,李叔同翻开《人谱》中一节给丰子恺看:
    唐初,王(勃),杨、卢、骆皆以文章有盛名,人皆期许其贵显,裴行俭见之,曰: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章,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
  
    就丰子恺一生来看,李叔同所信奉的文艺观,他也是身体力行的。在他身上,绝无"五四"以来某些作家人品与作品呈反差的状况。我们可以评价丰子恺世界观的高低深浅,但对他的人品,如淡泊名利、憎爱分明、善良正直等,几乎是交口赞誉的。人品的高尚与作品的艺术魅力相得益彰,这也许真是丰子恺作品在海内外影响日益深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丰子恺也对李叔同的教育精神十分感佩,并从中获得教益。
  
    丰子恺曾指出李叔同做人一个特点:"做一样,象一样。"少年时做公子,象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象个风流名士;搞话剧,象个演员;学油画,象个美术家;学钢琴,象个音乐家;办报纸,象个编辑;当教员,象个老师;做和尚,象个高僧。
  
    除了天赋素质以外,这与他对事业"认真的、严肃的、献身的"态度和精神分不开。
  
    在"浙一师",李叔同教音乐图画是以博学多才为背景的,其国文比国文先生高,其英文比英文教师强,其历史比历史先生更有研究,既是书法篆刻家,又是话剧的鼻祖。这样的教师,焉得不受敬重?
  
    李叔同极尊重和讲究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上一小时课,而以数倍时间去准备,为了极经济使用上课的五十分钟,凡需板书的部分都预先写好。上课铃未响,李叔同早已端坐在讲坛上"恭侯"学生,上课时,精密地依照预定教案进行。他还很重视课外辅导,吃午饭至上课之间的三刻种以及下午四时以后直至晚上就睡,一一排定学生轮流受教,有时竟忙到午夜。遇有学生犯有过失,从不当面训斥斥,而是过后叫至房间里,和颜悦色乃至低声下气地开导。
  
    李叔同的献身教育还不止于此,为了感化和教育学生,必要时甚至愿以生命换得学生醒悟。
  
    一次学生宿舍失窃,大家猜测为某个同学所为,然却没有证据。时任舍监的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深觉惭愧苦闷,向李叔同请教。李叔同问夏:"你肯自杀吗?你如出一张布告,说作贼者速来自首,如三日内无自首者,足见舍监诚信未孚,誓一死以殉教育,果能这样,一定可以感动人,一定会有人来自首--这话须说得诚实,三日后如没有人自首,真非自杀不可,"夏丐尊笑谢,自惭不能照行。
  
    李叔同这种原以生命殉教育的精神,至今使人闻之惊叹。倘教育工作者均能如此教育学生,育人能深及内心,身教而至于献身,我们的教育状况定会有极大的改观。
  
    李叔同的这种精神,后来在他的宗教世界里得到弘扬;而丰子恺, 则吸取其精髓,帮助自己取得文学、艺术、美术音乐教育多方面成就。
  
  四
    李叔同在给丰子恺启蒙艺术教育的同时,也给丰子恺宗教思想启示。
  
    李叔同是一位集儒道释一身的复杂人物,在"浙一师"任教时,"忽然信了道教,案头常放着道藏","自己就关起门来研究道学",曾去杭州大慈山断食十七日,并自命为"欣欣道人"。
  
    李叔同学道的时间很短,不久又学佛,出家的前一天晚上,李叔同曾将丰子恺以及另外两名同学喊至他的房间里,把房内所有物品分送三人。第二天,又由丰子恺和这两位同学送他至壶跑寺出家。
  
    此后二十四年,李叔同过着青灯黄卷,戒律甚严的苦行生活,研究佛经、弘扬佛法,遂使南山律宗得以重兴,为佛教界尊为"重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1927年,弘一法师访问丰子恺上海江湾寓所。在三十足岁生日那天,丰子恺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
  
    1928年,丰子恺为预祝弘一法师五十岁生日,绘制《护生画集》;1935年弘一法师六十岁时
  ,在广西宜山作《护生画续集》;1949年作《护作画三集》,其时弘一法师已园寂于福建泉州;1960年作第四集;1965年作第五集;"文革"期间,丰子恺自感"世寿无",提前绘制出护生画集六集,共一百幅画,以祝弘一法师百岁诞辰。
  
    《护生画集》宣传爱惜生灵,戒除杀机。其中第一集生活气息较浓郁,有些画稿艺术也属上乘;第二至第六集中一些画"禅"味很浓,宗教气氛窒息了画家的艺术创造力。
  
    丰子恺的皈依佛教,我以为完全出于当时思想上、哲学上的一种认识,是思想上、哲学上的皈依。
  
    黑格尔说过:"艺术到了最高价段是与宗教直接想联系的。"宗教诚然是人类智力的一种不幸,是对现实、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歪曲反映,但它在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之后,就有了它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黑格尔的观点在东方一个大国的两位全才性艺术家身上惊人地得到了印证。
  
    1948年11月,丰子恺在为厦门佛学会所作的讲演《我与弘一法师》中曾经说过:
  
    "我认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艺术文化,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抱这样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上楼梯去玩玩,或者久居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化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六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去,这就是宗教徒了......"。
  这段话明白地表述了他的宗教观。在丰子恺眼里,宗教是一种观念形态,一种意识形态。宗教,成了当时丰子恺的精神归宿。
  
  
  五
  
    丰子恺的皈依佛教,与其老师李叔同的出家做和尚,不仅有着形式上的差别,也有着动机与目的的差别。
  
    如果说李叔同的"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同个人婚姻困惑及家庭经济破产不无关系,而丰子恺的皈依除了弘一法师影响这一最重要、最直接的外因,还有着更为深刻的时代和社会的原因。
  
    丰子恺皈依佛教的1927年,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国政局发生极大的动荡,轰轰烈烈向前发展的大革命惨遭失败,中国进入一个空前黑暗的历史时期。社会政治斗争不断冲击着作家、艺术家的思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不少优秀知道分子在大革命时代产生彷徨、苦闷的情绪,处于黑暗社会及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面前的丰子恺,不能洞察和把握社会发展趋向,不能解答人生的真谛彷徨而困惑,因而,寄希望与佛教,把自己希冀的理想社会与佛教的"天国"联系起来,幻想在现实世界以外还有超现实、超人生的神秘境界和力量,并认为这种力量主宰着自然和人类社会,因此极为崇拜和向往。在丰子恺看来,皈依佛教便会进入理想美好境界,便意味不与黑暗现实妥协、同流合污,便会张到现实人生的答案。这一点,我们还可从丰子恺对弘一法师的遁入空门的解释得到佐证吧,他说:"这也仿佛是屈原为了楚王无道而忧国自沉吧。"
  
    丰子恺的世界观,我认为儒释及老庄思想兼存。他的散文《浙》(1928)、《大帐薄》(1929)以艺术的笔触对大自然、对人生微妙变化的探求,对"详细记载着世界上一切物类事变的过去、现在、未来之世世因因"奇妙的"极大的大帐薄"的思考,正是缘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声万物"观点的演绎,同时又是庄子"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思想生动而丰富的展示。
  
    现实生活中的丰子恺,不更接近于"安时处顺,逍遥自得"的庄子吗?
  
    我认为,儒家思想是他世界观的基调,主宰着他一生言行,而他的佛家思想则外化为与弘一法师交往及有关弘一法师的那一部分,一些研究者认为"丰子恺始终是一个佛教徒",我认为这只看到了表象,而未作深入的分析。
  
    他所绘制的《护生画集》,内容虽多系佛门"不杀生"戒律的图解和说教,但这与儒家哲学体系"仁"的思想相通。仁即"爱人"。就丰子恺实际思想状况来看,他是把"不杀生"与"爱人"相连贯而理解的。
  
    他在1938乃《劳者自歌•切勿毁之已》中说得明白:"《护生画集》之旨,是劝人爱惜生命,戒除残杀,由此而长养仁爱,鼓吹和平,惜生是手段,养生是目的......顽童一脚踏死数百蚂蚁,我劝他不要。并非爱惜蚂蚁,或者想供养蚂蚁,之恐这一点残忍心扩而充之,将来会变成侵略者,用飞机载了重磅炸弹去虐杀无辜的平民......"他还联系当时的抗战说:"我们不是侵略战,是"抗战",为人道而战,为正义而战,为和平而战,我们是以杀止杀,以仁克暴。"
  正唯其如此,他在1938奶奶所写《佛无灵》一文中,嘲讽那些以为只要信佛即可免灾的所谓"信佛"之徒,并表示:我"不屑与他们为伍"。这不紧是对某写佛教徒的鄙弃实际上也是与佛教思想的一次公然决裂。如果说,抗日战争前佛家思想曾影响着他的世界观,那么,日寇侵略炮火则使这位始终关注现实、贴近生活的平民艺术家变得清醒起来,抑制和减弱了世界观中的消极因素。
  
  六
  
    总起来说,李叔同给予丰子恺思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弄清这一点,我们才能准确评价李叔同与丰子恺的交往关系,有助于准确反映两位全才性艺术家的思想面貌。
  
    丰子恺作为一个卓越的艺术家,有其鲜明的主体意识和美学理想,并不处处被动吸取什么或按什么旨意办事,否则,他的书法、漫画和文学作品不可能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独特的审美价值,而拥有如此众多的读者和崇拜者。
  
    我认为,丰子恺世界观的理论基础是儒家学说,老庄思想也很突出。起佛教思想与李叔同影响紧密相关,抗日战争期间和解放后受到冲击和抑制。至于继续绘制《护生画集》,主要还是出与对李叔同的崇敬和对"不杀生"问题的个人理解,这些虽然仍与佛教思想有关,但毕竟不能得出"宗教徒"的结论了。
  
  来源于江苏教育出版社《丰子恺漫画品读》 苏学文先生 所著
  
 浏览:8504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5/10/13 0:53:5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丰一吟文革批斗:将丰子恺“扫进历史垃圾堆”(收藏于2015/4/1 23:53:03
朱梁峰丰子恺与徐力民:带着爱情行万里路(收藏于2009/4/4 5:22:00
刘英丰子恺的晚年(收藏于2007/12/12 2:24:54
常诚至性深情丰子恺(收藏于2007/2/9 3:53:27
方甫后市高看丰子恺(收藏于2007/2/9 3:52:16
福 临丰子恺放生趣闻(收藏于2007/2/9 3:51:40
丰一吟丰子恺故居缘缘堂的故事(收藏于2007/2/9 3:51:07
陈梦熊漫画《阿Q正传》问世一段往事(收藏于2006/6/19 3:25:51
陈星漫画家丰子恺解放前的作品文革中竟成反党罪状(收藏于2005/10/16 12:08:44
阿雅过眼烟云且等闲(收藏于2005/10/16 10:35:05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朱梁峰丰子恺与徐力民:带着爱情行万里路(访问14218次)
苏学文李叔同对丰子恺的影响(访问8505次)
丰一吟艺术家丰子恺的一生(访问4475次)
陈梦熊漫画《阿Q正传》问世一段往事(访问4282次)
刘英丰子恺的晚年(访问3927次)
陈星漫画家丰子恺解放前的作品文革中竟成反党罪状(访问3709次)
苏学文缘缘堂,丰子恺的世界(访问3442次)
阿雅过眼烟云且等闲(访问2293次)
阿华田“火花”上的丰子恺漫画(访问2216次)
丰一吟丰子恺故居缘缘堂的故事(访问1929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碧水园主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8/27 16:33:0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文革纪念园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