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陈寅恪先生纪念馆
国学大师纪念园区网同院士纪念园

探索学者生命的真谛——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anonymous

  这是一部厚重的传记。本书根据大量档案文献和第一手的采访资料,详尽描绘了国学大师陈寅恪生命最后二十年(1949~1969年)的坎坷经历。作者陆键东深得陈先生治学思想的精髓,以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笔调,饱含深情地再现了陈先生晚年在双眼失明、右腿折断的情况下,仍然著书不缀,完成了一批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迎来了他学术生命的第二次辉煌。这是一曲探索学者生命真谛的悲歌,读罢让人掩卷沉思!
  陈寅恪先生学贯中西,融铸今古,在历史学、宗教学、语言学、考据学、文化学及中国古典文学等领域取得了罕有的成就。其中一些领域的研究,具有开拓性的意义。陈先生在学术研究中,不用僻书,而是在人人能读,人人似能解的平常的典籍中,发现别人视而不见的问题,即他常说的“发古人之覆”。他的这种本领达到了极高明的地步,如燃犀烛照,洞察幽微,为学者所折服。
  陈先生不仅仅是学者,而且是思想家,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实超过许多哲学家。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常说,中国哲学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学说。世界是同样的世界,人生是同样的人生,但同样的世界和人生对于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称之为“境界”。陈先生的早年知己王国维先生对“境界”的理解可谓深矣,陈先生亦然。而陈先生在为王国维立的碑中说:“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正是对学者人生境界的一种深刻理解。必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亦不能研究学术。这种境界贯穿了陈先生的一生,在其生命的最后二十年,更显得意义深远。
  在这二十年间,现代一些与陈先生属同一时代的文史大师,已大多成了“不唱歌的夜莺”,正迈入清点“拓荒播种”所带来丰硕业绩的人生尾声时期,而陈先生则坚持其一贯主张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名山事业正进入高潮,生命正向“博大精深”处开掘,从而步入数千年来治史者渴求“赋予历史以灵魂”的幽深境界。正因如此,陈先生这些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学术成就,尤其显得难能可贵,而且生命再度迸发出的无限活力,使历史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文化”这一永恒的主题,个中蕴涵着未被人类深刻阐释的意义,将如一条绵亘的河流,不尽东流,让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让我感触至深的不单单是陈先生在外部环境和自身残疾的情况下,以其独到的学术造诣去创造学术佳作,而是这一历程中“人与文化”紧紧相连所洋溢着无比暖意的深情。也许,了解与一个学者息息相关的种种人和事,更能让我们理解学者生命的真谛。对于陈先生,二十年间的人情,从爱人唐员,助手黄萱,学界知己吴宓、冼玉清、陈序经、杜国庠,学生蒋天枢、高守真,以及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陈毅、陶铸,乃至专职护理他的护士……每一段交往都蕴含着丝丝缕缕的人间温情,折射出陈先生的高风亮节和文化情怀。这一段段深情的描述,让历史中的事显得合乎情理,人显得有血有肉。我叹服于本书从一些常人常常忽视的人际交往入手,以一些细微的史实来探索陈先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引领我们渐渐走近一个鲜活的文化灵魂,领悟一种博大的思想境界。这相对于海外学人热衷于阐释陈寅恪的政治意象,或者大陆学人对陈寅恪晚年诗文的研究讳莫如深,都显得更加贴近陈先生的灵魂!
  这一段感人的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一切都成了遥远的绝响。我臆料,我们这一代在“文革”寿终正寝前后降临人世的年轻人,在这本传记还未风行时,对“陈寅恪”这个名字可能倍感陌生。而那些以从海外引进新概念、新名词为能事,并一味曲阿附世、追求浮名,在学界“只领风骚三五天”的“新派学人”,对陈先生的学术精髓也显得隔膜。然而,历史的长河也将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世纪末回眸之际,人们开始对人文精神和学人风骨进行深刻的审思,陈先生一生恪守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正昭示着学者生命的真谛。后辈学人如季羡林、余秋雨、何清涟们正沿着这一正轨在不同学术领域不断前行,中国文化正在恢宏开阔的社会环境下步入“有容乃大”的境界。
  
  
 浏览:2417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5/5/11 8:41:2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印双2019年纪念陈寅恪先生逝世五十周年(收藏于2019/10/28 20:32:01
陈寅恪学(收藏于2017/4/3 15:04:16
彭华天困斯人——陈寅恪为什么放弃了对佛教的研究?(收藏于2016/10/29 16:03:40
李怀宇黄永年的“陈寅恪情结”(收藏于2015/8/7 21:34:14
郭玉敏中英回望录之国学大师陈寅恪:为何错过执教牛津大学(收藏于2015/8/7 21:31:47
曹印双陈寅恪学术汇编(1)(收藏于2015/4/4 11:28:04
曹印双试析陈寅恪先生视域下的中西文化融合点(收藏于2015/4/4 11:23:16
曹印双诗说文史大师陈寅恪六则(收藏于2005/10/6 23:04:05
蒋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考量历史的平常心——《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收藏于2005/5/11 8:44:34
anonymous探索学者生命的真谛——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收藏于2005/5/11 8:41:20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李慎之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论作为思想家的陈寅恪(访问6791次)
季羡林回忆陈寅恪先生(访问5643次)
林悟殊陈寅恪热的回归——读蔡鸿生《仰望陈寅恪》(访问4293次)
曹印双散论陈寅恪先生《对科学院的答复》(访问3720次)
葛兆光《吴宓与陈寅恪》(访问3704次)
蒋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考量历史的平常心——《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访问3444次)
胡晓明陈寅恪与钱钟书:一个隐含的诗学范式之争(访问3321次)
吴小龙陈寅恪的历史悲情(访问2866次)
胡戟陈寅恪与中国中古史研究(访问2750次)
顾家读陈寅恪先生《寒柳堂》诗铭(访问2710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JOAE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1/18 6:54:39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