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毕氏家族纪念园区__毕氏家族纪念馆
毕氏家族纪念园区永恒的爱

父亲二、三事(2)

毓伦

  父亲二、三事(2)
  第二件事:千方百计的说服爷爷叫叔叔上大学,并担负每年200大洋的学费。
  1923年爸爸的伯父去世后,爷爷和爸爸的伯母分了家。爷爷、奶奶一家没房没地,在刘石各庄租房住。一直到1934年回老家借房住。一家日子靠爷爷、父亲的收入生活。叔叔在这段时间上初中、高中,1931年娶妻,接着生子(到1936年前生两子均夭折)。到1933年叔叔高中毕业。此时,人口多,吃饭的人多,挣钱的人少。爷爷的身体也不好。爷爷决定叔叔高中毕业后就不再考大学了,并给他找了一个银行的工作。当下,父亲工作多年,收入也较丰厚。他以他的亲身经历,没有文化到处碰壁,寸步难行。说服爷爷,就是砸锅卖铁借钱也要让弟弟上大学,没钱我出,坚决一定让弟弟上大学。他有这样的心,同时他也有这样的实力。在他这样坚持下,终于说服就爷爷,就这样叔叔考上清华大学。叔叔在1931年上高中十九岁就结婚了曾生一女夭折,在1936年叔叔的大女儿玉敏出生。在此时间爷爷因病告老还乡。父亲不但挣钱养一大家子人,还要给叔叔付一年200大洋的学费,直到1937年毕业。爸爸曾对玉云三姐说:“我供你老叔上大学的大洋摞起来比人还高。
  (叔叔在昌黎教书时,父亲还叫人,套着牛车给他送一年的粮食)。
  爸爸的这个决策,改变了叔叔的命运。同时造福了,他的子孙后代,使他们在城市生活,求学、就业都带来方便,给毕氏家族立下汗马功劳。
  还有一个故事比较感人:邻村一个财主有两个孙子,它想找一个孩子伴读,挑来挑去最终挑到叔父。送叔父去的那一天,奶奶到邻近的亲戚家。去借牛车。奶奶到了亲戚家,满脸笑容、低声地说道:“他大叔,今个恩儿头(叔父乳名)到××庄去念书,我想借你们家牛车送送他,你看中不?”亲戚大声吼道:“我家的牛刚从地里回来,你们想吃牛肉咋地!”奶奶受了卷,心里难受回到家就大声痛哭起来。当时父亲正探亲在家。父亲看奶奶挨了卷,如此委屈,火冒三丈,急奔出去,在“电道”上,花两块大洋雇了一套两个骡子拉的大马车,特意在没有借给牛车的亲戚家门口,扶着弟弟上车,送弟弟走。父亲教训了亲戚,同时给奶奶出了口气。
  第三件事:关键时刻改变了大哥、二哥、三哥的命运。
  另外,供大哥上大学,供二哥上通州师范,这都改变了他们和子孙的人身之路。大哥在北平师范大学上学,解放前夕参加学生运动,同时参加清华大学党支部的地下工作。当时,国民党巡警,几次到东板桥抓扑大哥,开始抓侯玉堂,名字没有说对,只有灰溜溜的走了。后来,巡警来点名抓毕玉堂,父亲把巡警叫到一边,偷偷地塞给巡警两个大洋。这样,巡警摆摆手走了。大哥躲过一劫,才有后来到解放区参加革命。解放后,带着二哥参加解放军一起南下。才有,大哥在解放前七天,介绍叔叔参加了一个集训队,凭着这一点,叔叔后来才定为解放前参加革命工作,为十四级干部,每月拿124元工资。
  二哥在通州师范读书时,当上了国民党兵。父亲听说后,急忙到通州学校。到学校看到二哥正在操场训练。父亲把二哥叫过来并要把他带走。可是连长不干,父亲急把一个金手鎏子给了连长,这才把二哥带走。父亲的这一举动也改变了二哥的命运。
  三哥小时候得了白喉病,眼看着就要不行了。父亲从天津派人连夜送来药,打针吃药后,三哥慢慢好了起来。父亲的决定挽救了三哥的生命。
  第四件事:广交朋友,把子女带到城市
  父亲经商多年,结交了不少朋友。父亲待人憨厚,以诚相待。父亲交朋友的原则是,一定交比我还好的人。交不但能同富贵,更能同患难的朋友。像王颂臣、石碓磊、刘茂林等,他们在耄耋之年还要交往、互通音信、相互拜访。
  正是交了这么多好朋友。在1947年父亲没有了工作,只能闲居在天津的朋友处。当时老家打仗,叔叔一家在昌黎,嫂子回娘家。家中就剩母亲带着我们四个年幼的孩子,四哥8岁,姐5岁,我3岁,老六1岁。战乱中妈带着我们经常跑反。一会跑到邻村,一会跑到玉米地里。妈抱着老六,拉着我,姐和四哥后面跟着,子弹在头上“嗖嗖”的飞过,四哥还不时的捡子弹壳,妈吓的回头催他快跑。
  在老家实在呆不下去了,1947年旧历正月,爸爸把我们接到天津,暂住太姥姥的子孙曹家。父亲没有了工作,这一家老小如何生活?舅舅在北京,他知道在东板桥有一个煤铺要出兑,但需要十两黄金。他写信把这件告诉了父亲,父亲没有钱。这个事就暂时搁下。直到父亲的旧同事苑侣伟问到此事,得知父亲没有钱不能去北京,他二话没说,连忙联系父亲十四个旧同事,凑了十一两黄金交给父亲,并给父亲买了去北京的火车票。这样我们全家在1947年旧历8月迁到北京。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转变。从此,我们离开了农村,由农民变成城里人。从此改变了我们的人生道路。我们一家开始了北京摇煤球、捡破烂的贫困的生活。父亲也从职员变成一个自食其力的体力劳动者。我们也能得到城市的好的教育机会。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受益匪浅。
  父亲的这决策,是英明的决策,是划时代的决策,是对毕家有重大贡献的决策!造福了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
  这里还要提到的一件事,是爸爸的功劳。在1956年北京有一个将困难家庭移民甘肃的运动。我们当时属于困难户,派出所的警察找到父亲说:“甘肃生活条件好,用水瓢就能从河里捞上鱼来。你们家孩子多,在北京生活困难,还是到甘肃能过上好日子。”要我们全家移民甘肃,父亲提出给我一段时间,让我们好好商量一下再做决定。警察找了几次,父亲巧妙的迂回几次。最终,此事不了了知。如果真得把我们移到甘肃,后果不堪设想!
  父亲的一生可以说流离失所,无有长久居住之地。曾经搬家23次。在北京打磨厂居住16年算是住的最长的地方了。
  后来,父亲得出结论:没有天安门的地方我不去!(下接父亲二、三事(3))
  
 浏览:109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7/1/21 11:04:46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毓伦癸卯年清明里祭父母(收藏于2023/3/28 11:42:53
标题(收藏于2023/3/28 11:39:32
毓倩辛丑年生日有感(收藏于2021/4/17 10:35:54
毓伦标纪念母亲去世二十五周年(收藏于2021/4/17 10:22:44
毓倩辛丑年清明祭父母(收藏于2021/4/17 10:16:20
byq清明怀念父母(收藏于2020/4/5 16:40:52
毓伦清明祭父母(2020)(收藏于2020/3/31 18:24:42
毓伦纪念母亲诞辰112年(收藏于2020/3/2 16:50:16
纪念父亲诞辰115周年、去世22周年(收藏于2020/3/2 16:46:26
毓伦纪念母亲去世二十四周年--秋日思母(收藏于2019/9/3 15:54:46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毓伦发表父亲去世一~四周年的纪念文章(访问10841次)
儿女们父亲(访问4685次)
儿女母亲(访问3263次)
byq清明节怀念父亲(访问3198次)
毓伦纪念母亲去世一至六周年(访问1989次)
毓伦牛年贺辞---献给妈妈101岁生日(访问1888次)
毓杰纪念父母(访问1776次)
毓伦祭父母(访问1753次)
byq怀念母亲(访问1741次)
byq我们怀念母亲(访问1639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老七清明怀念父母(评论于2016/4/2 20:59:48
访客家史见国史(评论于2015/9/18 8:42:04
bh8379永记母德,不忘恩德(评论于2014/9/11 22:49:20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11/3 10:15:10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3/18 13:55:10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