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天下英雄__千古仲卿
天下英雄
228号馆文选__历史杂评

读《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有感

于无声处

  感谢《大汉天子Ⅱ》,虽然它远远称不上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却勾起了我对于卫青霍去病二人事迹以及汉武一朝的兴趣,查阅了《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中有关卫霍二人的事迹,感触颇多。鉴于《汉书》与《资治通鉴》中关于卫霍二人的记录,大都由《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敷衍而来,并没有提供更多新的信息,是以本文以读《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有感为题。
  先谈霍去病。
  儿提时候就知道霍去病其人,中学的历史课本中也曾提及了霍去病与卫青在汉匈战争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大汉天子Ⅱ》也将其塑造为一位年少有为的英雄形象。读罢《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之后,更发现霍去病是一位非常有解读意义的历史人物。只是在我看来,霍去病的意义不在于他曾经金戈铁马封狼居胥,不在于他少年老成以弱冠年纪立不世军功,不在于他那句传诵千古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这句话当有另外的解释,而在于其为人为臣的风格,霍去病绝对可以成为在中国传统专治集权政治构架具有典型意义的文本。事实上,当我认认真真读罢《史记》关于霍去病的记录后,《大汉天子Ⅱ》给我的少年英雄的形象几乎荡然无存,我必须说,后世对于霍去病的美化恐怕大多是一相情愿。
  首先摘录目前在网上最易查询的由王延海所译注的《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的一段话:
  “此传寓褒贬之意于叙事之中,却不留痕迹……而写霍去病之功则多用皇帝诏辞点出,这正是对诏辞所列骠骑三出,竟斩捕十一万余敌人之事的存疑之笔(诏辞以幕府报功表为据),真是‘句中有筋,字中有眼’(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暗示出作者行文的深意,确为好文章。”
  这就是说,霍去病有夸大军功以邀天宠之嫌。现在的问题是,霍去病向汉武帝上呈报功表时,有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吗?
  事实上已经有类似的分析,有网友说司马迁擅长描写战争场面,《史记》对卫青李广李广利主持的战争均有相当详细的描写,而独独缺少关于霍去病战事的描写,关于霍去病战事全部由汉武帝之口所说,而汉武帝的根据就是霍去病的廷报,这应该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而从《史记》中,还应该可以分析出更多的线索,线索即在于记载二人事迹的《列传》中的最后一句:骠骑亦放此意,其为将如此。“放”通“仿”,就是说霍去病仿照卫青,有意于士大夫保持距离,因为他深知 “天子常切齿” 于此。
  这就是说,霍去病非常了解汉武帝对于臣下结党组织个人小圈子的忌讳,既然如此,在武帝身边长大的他想必更了解汉武帝好大喜功的心态,夸大军功的选择也非常自然;再则,《史记》中明确记载,霍去病“贵不省士”,对普通士兵缺少起码的关爱,这样的军队能够有多少战斗力?即便霍去病的军事天才再高,他能够以一支很难相信有多少凝聚力的军队在荒漠之中斩捕十一万匈奴人?霍去病自幼生活在卫子夫与卫青身边,卫青熟捻为臣之道自不必多言,卫子夫能够在喜怒无常的汉武帝身边当上38年的皇后,想必也是极懂琢磨皇帝心事的女人,在这样的姨母与舅父身边长大,霍去病是有着成为官场老手的“先天优势”的,他的表现证明了这一点。一位不世出的军事天才,竟然同时是一位庸俗的封建官僚——单就此而言,霍去病与《大汉天子Ⅱ》中那位丑角李广利,似乎并没有根本的区别。
  我所最感郁闷的是,当霍去病做出这样的选择的时候,他仅仅是一个弱冠少年。早在中国传统集权专制体制未臻完善的时期,这一体制就已对个体人格造成了程度极深的压抑与歪曲,甚至连一个二十岁的少年都未能幸免。这一欺下媚上弄虚作假的为官传统的生命力之顽强有目共睹,至今也不会有一个中国人能够置身其外。我并无意就此批评霍去病,以今人的立场苛求古人是没有道理的,何况即便霍去病没有取得那么显赫的战功,他取得了“漠南无王厅”的辉煌战果,他不战而屈浑邪王之兵更见其韬略,这已经足以令其在中国战争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一页篇章。司马迁为我们留下的,是一个性格非常饱满的军事将领的形象,既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却缺少对下层士兵的爱护;其性格中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也有曲颜媚世的一面(在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戚继光同样表现出类似的复杂性格)……我们所需要反思的,不是霍去病为人如何如何,而是将霍去病其人作为一个示范读本,从中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这种体制远远没有离开我们,进行批判,进行反省——也许我们无力改变些什么,但我们至少可以思考。
  再说卫青。
  谈论卫青比谈论霍去病应该更轻松一些,因为卫青的遭遇较之霍去病无疑更令人感叹,人们总会乐于将同情的目光投向失败者或是遭受不公者,以此得到某种莫须有的满足。对于卫青,我首先就是这样的感受:开启了汉王朝对匈奴战争的胜利之门,却饱受皇帝的猜疑和打压,在无所事事中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十年,在那十年中,他的心境会是怎样的无奈、悲凉与愤懑,为两千年后的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想象空间。但后来一想,这是典型的为古人担忧,中国近五千年的历史,埋下了多少无名尸骨,卫青却能够青史留名,司马迁记录了近三千年的历史,列传仅有七十篇,司马迁对待汉朝的老祖宗刘邦都不怎样客气,却对卫青褒扬多多。卫青生时,已经是世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万户之侯,死后汉武帝也是极尽哀荣,在茂陵另侧以庐山样造其陵墓,其待遇与霍去病比肩。汉武帝与历史对待卫青都已经足够了。
  所以我们可以在一个相对平和的心态下发表对卫青其人的看法。无论如何,卫青其人都应该还是非常值得一说的——不谈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军事才能,仅仅谈他这个人。
  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传统政制下的军人,卫青几乎做到了一个完人可能做到的一切:战功赫赫,才能卓著,以成功的军事行动开启一个时代;在战事中能够身先士卒,在战争之后能够推功让爵;为人谨慎谦和,爱护士卒,万千宠爱集一身时仍然能够保持清醒,尤其令人敬佩的是能忍他人所不能忍;从《史记》中霍去病崛起后关于卫青的记述中还可以读出他身上一些淡泊名利无欲无求的味道……司马迁对他和柔事主不近贤士的批评是当不得真的。伴君如伴虎,圆滑处世是卫青面对汉武帝这样一个喜怒无常又异常敏感的主子不得不为之的选择,事实上司马迁对自己在本篇列传中对卫青的评价也未必真当了一回事,他不是一个执迷于正统道德观念的人,否则也不会在其它章节写下“虽古名将弗过也”这样高的评价。
  卫青惟一可臧否的事情就是对待李广李敢父子。说实在的,他在事后能够容忍李敢对他的殴打,却要在此前有意给李广难堪,我有些不能理解。首先这场战争卫青就总体而言是取得胜利了的,没有理由纠缠于局部的失败;其次他既然能够相当大度与明智搁置苏建的失败,又为什么不能够同样对待资历更老的李广——我不是认为作为一军主帅的卫青没有权力或者不应该批评李广,而是觉得以卫青在《史记》中一贯的稳重表现,他不应该有这样的举动。历史与人性的复杂应该令我们敬畏,所以这段公案无从解释,告一段落。
  
  
 浏览:9221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4/5/21 7:53:2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野蔷薇结合剧本看电视:再论卫青平阳的感情问题(收藏于2005/6/8 9:02:42
野蔷薇深入讨论卫青是否爱平阳之最终修改版(收藏于2005/6/8 8:51:28
faintcat《汉武大帝》--另一种爱(收藏于2005/6/8 8:45:40
虎头123《汉武大帝》最动听的歌曲是哪一首(收藏于2005/6/8 8:34:24
陈峻菁幕南尘沙静--长篇历史小说《平阳公主》第七章(下)(收藏于2005/5/11 7:58:59
陈峻菁幕南尘沙静--长篇历史小说《平阳公主》第七章(上)(收藏于2005/5/11 7:55:20
陈峻菁独醉灞河秋--长篇历史小说《平阳公主》第五章(下)(收藏于2005/5/11 7:50:18
陈峻菁独醉灞河秋--长篇历史小说《平阳公主》第五章(上)(收藏于2005/5/11 7:48:22
陈峻菁北风惠我好--长篇历史小说《平阳公主》第四章(下)(收藏于2005/5/11 7:45:16
陈峻菁北风惠我好--长篇历史小说《平阳公主》第四章(上)(收藏于2005/5/11 7:43:06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陈峻菁斯人独憔悴--长篇历史小说《平阳公主》第八章(下)(访问11715次)
于无声处读《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有感(访问9222次)
王者之风说说《大汉天子》中关于卫青的纰漏(访问7021次)
野蔷薇深入讨论卫青是否爱平阳之最终修改版(访问5953次)
陈峻菁幕南尘沙静--长篇历史小说《平阳公主》第七章(下)(访问5784次)
faintcat《汉武大帝》--另一种爱(访问5580次)
野蔷薇结合剧本看电视:再论卫青平阳的感情问题(访问5433次)
陈峻菁幕南尘沙静--长篇历史小说《平阳公主》第七章(上)(访问3955次)
陈峻菁北风惠我好--长篇历史小说《平阳公主》第四章(上)(访问3504次)
虎头123《汉武大帝》最动听的歌曲是哪一首(访问3462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5/12 16:02:20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4/10 10:47:48
残华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2/16 2:24:48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4/22 21:31:31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7/27 16:46:49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天下英雄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