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文选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曾国藩

曾国藩生平

不详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
  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
  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
  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
  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
  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
  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
  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
  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
  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一)少年得志仕途亨通
  
  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
  豪门地主家庭。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
  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满腹经纶,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
  位先辈的爱抚,他们望子成龙心切,便早早地对曾国藩进行封建伦理教育了。曾
  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
  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至1832
  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踏上了人生的一大台阶。曾国藩刚28
  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
  阿的得力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
  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暑兵部,工部,刑部,
  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从文才上
  看,曾国藩的仕途畅通是与他好学有关,他学习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尤其
  在京参加朝考进入庶常馆学习后,“日以读书为业”。勤于求救,不耻下问,博
  览历史,重视理学,还读了大量的诗词古文,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官吏中如此
  勤奋好学者实不多见。由于他博览群书,涉猎文献,故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特观
  点:如要统治者“内圣外王”,要自如地运用儒法思想治理天下。他推崇程朱理
  学,认为程朱理学正统于孔孟之道,后君臣应以习之。尤其他曾主张或奏明皇上,
  提出治理天下之办法,涉及吏治与廉洁,选材与用材,物质与财用,兵力与兵法
  等。他应诏陈述政治主张说:“今日所当讲求者,惟在用人,人才不乏,欲作用
  而激扬之,则赖皇上之妙用,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
  废。臣观今日京官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
  曰颟顸。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肯振作起来,将一遇困难,国家必有乏才
  之患。”要想使官员振作起来,又须皇上以身作则。他从理论乃至实践上都极力
  标榜封建伦理道德,来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从武将上说,他本不具备先决
  条件,然而正是由于他的步步青云,得到了皇上与同僚们的青睐,他感皇恩,谢
  皇意,甘为保主子尽心尽力,表现在为建湘军呕心呖血,精心操劳练出了一支战
  斗力赛过绿营的正规军,为镇压太平天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清王朝西拼东杀,
  征战毕生,直至卒死在两江总督的宝座上。
  
   二) 曾国藩之思想学术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在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
  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
  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庠之风”,“痛恨次骨”。他认为,“吏
  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基于此,曾国藩提出,
  “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
  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已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
  惩。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
  踏实地,洁已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
  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
  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
  邦交有自已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
  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
  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
  
   《治学论道之经》
  
  曾国藩是清末著名换理学大师,学术造诣极深。他说:“盖真能读书者,良亦贵
  乎强有力也”,要有“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的精神。写字或阳刚
  之美,“着力而取险劲之势”;或阴柔之美,“着力而得自然之味”。文章写作,
  需在气势上下功夫,“气能挟理以行,而后虽言理而不灰”。要注意详略得当,
  详人所略,略人所详,而“知位置者先后,翦裁之繁简”,又“为文家第一要也”。
  为文贵在自辟蹊径,“文章之道,以气象光明俊伟为最难而可贵”。“清韵不匮,
  声调铿锵,乃文章第一妙境”。
  
  《持家教子之术》
  
  著名历史学家钟书河先生说过,曾国藩教子成功是一个事实。无法抹杀,也无须
  抹杀。曾国藩认为持家教子主要应注意以下十事:一、勤理家事,严明家规。二、
  尽孝悌,除骄逸。三、“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四、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
  五、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六、家事忌奢华,尚俭。七、治家八字:考、宝、
  早、扫、书、疏、鱼、猪。八、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九、不可厌倦家常琐事。
  十、择良师以求教。
  
  《疆场竞斗之计》
  
  曾国藩以编练湘军起家,书生治国,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其军事思想内涵极丰,确有过人之处。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兵少而国强”,“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主张军政分理,
  扣负其责。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治军以严明军
  纪为先,同时着意培养“合气”,将士同心,他认为“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
  之气”。选 择有四点要求:“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实识,
  四曰营务整齐”。曾国藩军事思想中最丰富并值得今人借鉴的是其战略战术。如
  “用兵动如脱兔。静如处女”,主客奇正之术,“扎硬寨,打死仗”,水师不可
  顺风进击,善择营地,“先自治,后制敌”,深沟高垒,地道攻城之术,水陆配
  合,以静制动,“先拔根本,后翦枝叶”等等。
  
  《处世交友之道》
  
  曾国藩对交友之道颇有见地,他认为交友贵雅量,要“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
  无私意猜疑之弊”。“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要集思广议,
  兼听而不失聪。“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处世
  方面,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为人须在一“淡”
  字上着意,“不特富贵功名及身家之顺逆,子姓之旺否悉由天定,即学问德行之
  成立与否,亦大半关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功不必自已出,名不必自已成”,
  “功成身退,愈急愈好”。曾国藩写有格言十二首,基本上概括了他的处世交友
  之道。
  
  《修身养性之诀》
  
  曾国藩总结了修身十二款: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
  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不能、作字、夜不出门。他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效:“
  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则神钦”。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
  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
  而无忧。”曾国藩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
  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
  “息”、“眠”、“食”四字 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褒贬不一
  
  “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正如辛亥革命中的怪杰章炳麟对曾国藩的评价一样,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
  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
  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处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
  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
  国后的史学界对他更是一骂到底,斥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
  精神偶像、汉奸、卖国贼、杀人不眨眼换刽子手等等,予以全面否定。历史是各
  种复杂因素的有机组合体,历史从物也是如此,对复杂的历史人物予以简单、片
  面的肯定或否定,都是不客观的,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的要
  求。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曾国藩的研究逐步深入,对他的评价也相对客观。随
  着有关曾国藩的小说和传奇故事的出版,越来越多的人对其产生兴趣,他们希望
  能透过作家描述的人物形象更多的了解曾国藩的学识、见解和主张,更直接、更
  清晰、更深入地窥见他的内心世界。
  
  三)轶事点滴
  
  毛泽东“独服曾文正”之谜
  
  毛泽东年青时,曾对曾国藩倾服备至,现藏韶山纪念馆的光绪年间版《曾国藩家
  书》中,数卷扉页上都有毛手书的“咏之珍藏”。他曾说:曾国藩建立的功业和
  文章思想都可以为后世取法。认为曾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孕群籍而抱方有
  ”,是国学的入门书。曾国藩治军最重视精神教育,毛一生很注意这点。曾“爱
  民为治兵第一要义”。毛建立红军之初便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蒋介石推崇曾国藩之谜
  
  蒋多次告诫他的子弟僚属:“应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版及书礼”,“曾文正
  家书及书礼......,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他审订《曾胡治兵语录注释》时说:
  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在黄浦军校,他以曾国藩的《爱民歌》训导学生。他
  说我认为曾、左能打败洪、杨是他们的道德学问、精神与信心胜过敌人。
  
  “誉之为圣相,谳之为元凶”之谜
  
  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建树功业、转移运
  世的伟人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然而,也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汉奸、
  民族罪人、擅权滥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
  
  《曾国藩家书》影响历史不衰之谜
  
  太平天国失败后,清廷对权重势大的曾国藩极度猜忌,曾为表明心迹,做出了有
  违个人性格的事刊印《家书》。
  
  违朝廷大禁纳妾之谜
  
  五十一岁时,咸丰帝大丧期间,秘娶小妾,“违制失德”,故有人斥其为“伪君
  子”。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曾国藩“貌之过人者,眼作三角形,常如欲
  睡,身材仅中人,行步则极厚重,言语迟缓。”
  
  “一生爱钱”之谜
  
  三十岁时,作一件青缎马褂,遇庆贺及新年时穿一次,三十年后,衣犹如新。在
  南京总督府任内,要求夫人和儿媳们,每晚要绩麻纺纱,下厨作饭。
原文 发表于http://www.zengguofan.com/zgfsp.htm  浏览:679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4/5/15 12:12:13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曾国藩卷二十六·杂记之属 (收藏于2014/10/10 12:08:11
曾国藩卷二十五·典志之属二 (收藏于2014/10/10 12:08:11
曾国藩卷二十四·典志之属一 (收藏于2014/10/10 12:08:11
曾国藩卷二十三·叙事之属二 (收藏于2014/10/10 12:08:11
曾国藩卷二十二·叙记之属一 (收藏于2014/10/10 12:08:11
曾国藩卷二十一·传志之属下编二 (收藏于2014/10/10 12:08:11
曾国藩卷二十·传志之属下编一 (收藏于2014/10/10 12:08:11
曾国藩卷十九·传志之属上编三 (收藏于2014/10/10 12:08:11
曾国藩卷十八·传志之属上编二 (收藏于2014/10/10 12:08:11
曾国藩卷十七·传志之属上编一 (收藏于2014/10/10 12:08:10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曾国藩卷十·诏令之属 (访问2455次)
曾国藩卷七·词赋之属下编二 (访问2075次)
曾国藩卷二十四·典志之属一 (访问2037次)
佚名曾国藩故居--富厚堂(访问1920次)
曾国藩卷二十·传志之属下编一 (访问1910次)
曾国藩十八家诗抄·卷二十二 (访问1902次)
曾国藩卷二十二·叙记之属一 (访问1810次)
曾国藩卷二十六·杂记之属 (访问1755次)
曾国藩十八家诗抄·卷十二 (访问1744次)
曾国藩卷二十三·叙事之属二 (访问1556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浪浪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10/21 15:49:3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