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中国红军人物志__习仲勋纪念馆
中国红军人物志改革前辈纪念园

深圳铁丝网该不该拆?

姜汤

  前言
  
  一道绵延近百公里的铁丝网,使深圳成为“国中之国。”
    我一直想写一篇呼吁拆掉深圳二线铁丝网的文章。当从媒体上看到深圳部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提出这个建议时,这种愿望得到了加强。可当我又多几次去到深圳,看着那片繁茂昌盛与和谐美丽的大地时,我开始犹豫了。尽管我不是深圳人,但我热爱这片土地,这儿不仅是共和国的窗口,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希望。
  
    深圳为何能在如此短短的二十年发展得这样良好?这座由铁丝网圈养起来的城市究竟与铁丝网形成的是什么样的关系?我开始研究二线,我只希望我的文章能真实地告诉人们:深圳二线的铁丝网是否应该拆掉。
  
    一、铁丝网的来历
  
    二十一年前的春天,当时的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去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他向中央汇报的主要议题是想利用临近港澳的优势在广东搞一个出口加工区,但这个建议一提出就引起激烈的争论。当时中央一位副总理对此大泼冷水,说广东如果这样搞,就得在广东省界拉起一条7000公里长的铁丝网,将广东与周边的省隔离开。当然,这位副总理的说法并不只是他一个人的观点,而在当时这种说法代表着一大批很有实力的政治力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位副总理的主观并不是坏意,他是的的确确担心国门如果一旦打开,资本主义的东西就会像洪水猛兽一样涌进来。他这种观念在当时十分流行,其流行程度远远超过了现在的互联网。只不过当时中国正在进行解放思想的大讨论,传统思维和新思维正在各种场所进行着尖锐的理论交锋。非常喜剧的是这位副总理的担心并没有令历史的车轮倒转,相反他那富于革命想象的幽默-拉起7000公里长铁丝网的创意,成了后来深圳设立二线铁丝网的最初底稿。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这个创意在当时都十分重要,它是所有人能够接受的集合点。因为在坚持传统的计划经济和主张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那时都存在着遥远的距离。而铁丝网的创意像一座拉近各种政治力量的桥梁,它相对平衡了各种不同意见的争论和主张。每一个人都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来解释铁丝网的作用:主张计划经济的人将铁丝网视为阻挡市场经济这只怪物进入内地的铜墙铁壁;而主张市场经济的人则将铁丝网视为保护自己改革的屏障。
  
    据当时广东省革委会副主任刘田夫回忆:他和习仲勋在听完这位副总理的说法时,都大为惊讶!可邓小平却对习仲勋的建议表示非常赞成与支持。就在中央会议的当天,邓小平与广东同志专门谈话,他拿延安及陕甘宁边区举例,说那就是特区。并强调如果搞特区中央没有多少钱可以拿出来,只能给你们政策去闯,希望广东能在史无前例的情况下为中国经济腾飞拼杀出一条血路。
  
    应该指出的是,中国社会的进步总是在七嘴八舌的议论和指责中发展的。1979年正值中国思想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全国上下正在向“两个凡事”发起进攻。各种观点、各种说法、各种政治力量都不遗余力地活跃在中国刚刚拉开的改革舞台上。1980年3月,谷牧代表中央到广东主持成立特区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广东和福建两省的负责人,他们是:习仲勋、杨尚昆、刘田夫、吴南生、马光元、郭超等人。这次会议习仲勋将最早提出的“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在此之前的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广东、福建《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指出先在深圳、珠海试办特区,有经验后再在汕头、厦门设置。
  
    然而,真正标志经济特区诞生的正式日期应该是1980年8月26日。这一天,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并批准公布《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不过,二线铁丝网的修建并不是与这些批准同步的。深圳二线铁丝网实际的动工日期是1982年6月。开工依据是同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函字92号文件”。那时整个深圳都变成了工地,人们对兴建特区充满了激情。一接到动工令于是二线就全面开建:二线西起南头区安乐村海边,东至梅沙背仔角海边,全长共90.2公里。在这90.2公里的沿线上,一共建有八个检查站,分别是:南头、同乐、白芒、梅岭、布吉、沙湾、盐田、背仔角。目前正在新建的一个检查站叫:新背仔角检查站。
  
    1986年二线铁丝网完工,总共耗资人民币1.35亿元。同年省人大通过《深圳经济特区人员、交通工具往来管理规定》,1986年4月二线检查站全面启用。
  
    至于国务院“国函字92号文件”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颁发的,笔者无法得知。为什么只确定90.2公里长的铁丝网?尽管批准修建的文件有,但我们更想知道的是这个文件被批准之前那些不为人知的争议。可惜的是,当时的祥细情况已实在是很难采访到。许多人对深圳二线铁丝网有过很多说法,最广泛的说法就是当时的中央有人担心这块试验田万一砸锅,铁丝网的作用是可以控制它不扩散。可后来的实际情况是网内越来越好,这张网的主要功能结果变成了是对内地人进入特区的限制。
  
    我翻了很多有关深圳的资料发现,这张网在当时的确不普通,它不仅是对各种看法、主张的政治平衡,同时也是深圳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通行征和保护神。如果没有这张网作深圳改革的遮掩,深圳的发展就不会这么顺利。这张网仿佛是一道公告,它十分明白地告诉人们:深圳是特区,所走的路是市场经济道路;深圳与内地相比,它就是应该有所不同。正是由于有了这张网,尽管内地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反复的阵痛,但深圳却相对顺畅。历史经常会给人们一些机遇,但在给予的同时却又会让人迷失在自己的惯性里。深圳作为经济改革的试验田,从现在的角度看,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机遇。但针对深圳那时却有不少人反对,不少人观望,不少人冷嘲热讽。不过绝大多数人民是支持和渴望改革的,久而久之在全国人民看来深圳不只是经济特区,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开放的眼睛。从历史的这个角度出发,无论今后二线铁丝网是否北移或者拆除,但都应该在目前的二线选一处适当的地方,像保留一处重要的历史遗址一样,告知世人这铁丝网在当初给予深圳的意义。
  
    二、深圳的轨迹
  
    深圳即使与人的年龄相比,她也十分年轻,世界上再也难得找到这么一座青春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记得今年初在莫斯科采访戈尔巴乔夫时提到深圳,他说这是一座非常神奇的城市。如果你认真注视深圳发展的轨迹,你会承认深圳是一个天才,她会让你真正明白什么是经济增长点。许多海外朋友来深圳,走在国贸一带的大街上,如果告诉他们二十年前这一片全是凹凸不平的田野,他们的眼睛总是睁得大大的,仿佛你在给他们编一段奇妙的神话故事。
  
    如果说当年有人担心深圳因走市场化而变成洪水猛兽的话,现在的深圳却已真正变成了一条蓄势腾飞的龙。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和改革,深圳从机制上、从产业结构上、从人才战略和发展战略上都进入良性循环。从全国五大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看,深圳的现代化速度最为明显。实际上,深圳特区成立20年来,前15年主要是以对外贸易和出口制造业为主,但近5年来,深圳选择了“高科技立市”的明智决策。不要小看这个城市发展战略的转变,它的意义完全不亚于第二次全方位的改革,这是在城市意识框架中设置的一道亮丽的“智慧特区”。现在,深圳高新技术产值达819.7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40.5。这个比例还会增加,仅凭这一条,深圳就已经是中国所有城市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二十年来,深圳的确有太多的改革成果。深圳人文环境的改变令深圳人变得文明,他们的敬业精神令人诚服。这次笔者为写这篇文章,与深圳不少人有交道。最令笔者感叹的是那些完全与笔者未谋面而只在电话中交往的人,也是那么有亲和力。笔者在内地不少地区进行过采访,相比之下,他们难得有深圳人那么坦然、那么轻松、那么实事求是、那么自然而又那么有主见。
  
    在对深圳很多人的采访中,有一个人是值得写几笔的。这个人就是深圳市口岸办二线处处长刘胜华。他爱深圳,爱自己的职业,是一个很称职的公务员,笔者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电话“闯关”才找到他。令笔者感动的是所有接电话的深圳人每一个都很和气,就像是自己的朋友或亲人。当笔者尖锐地谈到有关二线的问题时,这位处长的回答显示出相当的职业水平。首先,他分析深圳的发展会不会受二线的影响,他认为二线对深圳的发展应该是有利的。比如,能够相对减少香港境线的压力;能够在形式上给全世界一个接轨的平台;另外,二线的存在会使人记得改革的艰辛,也更能形象地凸现出深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窗口。至于二线给过往的人们带来某些不方便,这也是二线应该立即改革的关键。现在的情况是:不是二线好不好的问题,而是二线的管理体制和为往来人员服务的质量的确需要提高和改进的问题。
  
    在众多的媒体对深圳的报道中,很少有媒体写过深圳的口岸改革。笔者了解后也大吃一惊,不过后来一想,深圳值得写的新事真是太多,多得把精彩的口岸改革也遮没了。1995年深圳提出口岸改革,在李岚清副总理亲自主抓下,1997年深圳一线口岸人员由原来的兵役制改为职业制。职业化的必然结果是能更好地为往来的人员服务。同时,深圳将原有的商检、卫检、动植物检大胆合一,成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针对深圳二线目前大致有三种说法:一、维持原状;二、二线北移将整个深圳扩为网内特区;三、完全将二线铁丝网拆除。
  
    笔者在做随机调查时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绝大多数特区网内的深圳人不主张拆除二线,他们担心太多的人涌进特区,对他们现有的生活造成威胁。而前往深圳旅游的人却认为二线多余,他们认为早该拆掉。在深圳以外的地方,如广州,几乎问到所有的人都说应该拆,而只有那些做“代办边防证”生意的人说有必要保留。“二线北移”呼声最高的是深圳辖区铁丝网之外的人,特别是那些从事房地产生意的商人,他们一说到二线就激动就强烈要求把自己经营的地区圈进去。深圳一共有2000多平方公里,网内面积也不过300多平方公里,还有近2000平方公里在网外。由此看来,要建大深圳这二线也的确是一道难题。可是,再在深圳北线去围这么一道铁丝网,在今天这个已经高度开放的时代有没有必要?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会不会说这是一个愚蠢而无聊的行为?笔者认为,这铁丝网拆不拆并不重要,但要再建却肯定是一大败笔。深圳的发展并不在于有没有铁丝网这样一种形式,而关键在于城市机制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深圳市委书记张高丽最近对记者概括了深圳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创造了一个好的机制”。深圳市长于幼军说得更明白:“中央再不可能给深圳更特殊的政策了,深圳只能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要使这两个创新更好地得到发展,观念的创新更可贵。”由此看来,深圳的发展并不在于二线是否拆除,的确在于自身结构的调整。中央对深圳的发展也非常关心,自从有了“二线北移”和“拆除二线”的呼声之后,中央也很重视这个问题。
  
    今年6月25日,由国务院体改办特区司司长金德本为组长的“深圳二线北移调研组”来到深圳。这个组还有公安部、海关总署等单位派出的成员。经过一周的认真调研,结论是:二线不能拆。原因很简单:二线的政治意义并不妨碍深圳的经济发展。除此之外,深圳还要继续成为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说句实话二线北移或者拆除与深圳网内网外的经济发展没有最本质的关系,至于网内网外如何平衡发展那根本就是一种思路问题。
  
    笔者也了解到很多“主移和主拆派”的思想,说到底原因是复杂的,但最大的理由是进出深圳麻烦。这是否存在一个重新为二线定位的问题?也就是说,二线在今天这个开放的世界中究竟应该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它的存在虽然不是深圳发展的障碍,但也有必要向世人表明它的价值。不然,谁都会问这些铁丝网到底用来干什么?的确,在全国任何一个大城市,只要花一点钱就能办到一张“边防证”。特别是在广东,一些冲印店、机票代售点、甚至在公共汽车站等都能看到代办“边防证”的招贴。由此看来这张网的确已成为各地有关部门能够发点小财的副业。这难道就是二线铁丝网存在的意义吗?当然不是,二线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走向市场化的助推器,同时也是深圳经济特区继续开放改革的标识。
  
    既然是深圳的标识,那么就应该由深圳自己来经营和管理。目前二线的管理体制存在很多无法理顺的问题。现一共有三个单位管二线,深圳市很难直接指挥和协调这些单位的工作。如果二线能像一线那样交给深圳自己实行简化管理,二线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就肯定能够大幅提高。当所有人从二线进出深圳都不再感到麻烦,这象征特区大门的网保留下来又何妨?
  
    在落稿之前,笔者又再一次驱车去二线看铁丝网。说实话,当站在这道沉默而又忠实的网前时,我觉得它有一种超越自身属性的份量。这道网像饱经风霜的长者,它不仅依然执着地呵护着深圳,同时也是深圳从无到有的精彩历程的见证。我忽然感到这铁丝网不能拆,即使2000多平方公里的深圳全都需要繁华一片,深圳都可以将这道铁丝网作为深圳的文物保护起来。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她缺少历史,而这铁丝网可以说是深圳最早的胚胎,她就是深圳的历史。也许在多年以后会有一群又一群的人来看这铁丝网,她能告诉那些后来者这座城市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建的。
  
    现在我想对读者说的是:这铁丝网的社会效益可能会远远地大过经济效益。
 浏览:6177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5/25 15:08:4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深圳新闻网习仲勋:广东改革开放奠基者(收藏于2012/11/16 11:14:24
百度百科毛泽东四评习仲勋同志(收藏于2012/11/16 11:06:35
贾巨川“炉火纯青”习仲勋(收藏于2007/10/30 9:39:58
lmr逝 者(收藏于2002/8/5 12:46:37
cangmin永恒的星辰(收藏于2002/8/5 12:45:52
mn小说《刘志丹》冤案始末(收藏于2002/8/5 12:44:53
xiaxyiang随习老下乡(收藏于2002/8/5 12:43:03
hainian大智大勇习仲勋(收藏于2002/8/5 12:41:59
tequ倡建特区第一人(收藏于2002/8/5 12:40:59
shenzhen“深圳,就叫特区吧!”(收藏于2002/8/5 12:39:5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tequ倡建特区第一人(访问10621次)
hupeiyuan难忘的历程 后记(访问7354次)
姜汤深圳铁丝网该不该拆?(访问6178次)
hupeiyuan难忘的历程(访问5172次)
贾巨川“炉火纯青”习仲勋(访问4823次)
hupeiyuan难忘的历程 第四章 天下名州绥德(访问4216次)
lmr逝 者(访问3502次)
mn小说《刘志丹》冤案始末(访问2914次)
hupeiyuan难忘的历程 第五章 银州米脂(访问2885次)
hupeiyuan难忘的历程 第二章 圣地延安(访问2660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習仲勳業餘攝影師小孟介紹屈指可數開國元勛(评论于2019/1/17 11:18:29
習仲勳業餘攝影師小孟介紹屈指可數開國元勛(评论于2019/1/17 10:29:00
習仲勳業餘攝影師小孟介紹屈指可數開國元勛(评论于2019/1/11 21:29:25
習仲勳業餘攝影師小孟介紹屈指可數開國元勛(评论于2019/1/11 21:26:42
習仲勳業餘攝影師小孟介紹屈指可數開國元勛(评论于2019/1/11 21:24:38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