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国学大师纪念园区__学术巨子——王国维
国学大师纪念园区
中国近现代文献_中国近现代文献~文集_3156号馆文选__东山杂记

东山杂记卷一(四)

王国维

  东山杂记卷一(四)
  
  隋铜虎符跋
  兵符之制,古者皆右在内而左在外,又左右之数各同。三代不可考。《曲礼》云:“献粟者执右契。”郑注:“契,券要也,右为尊。”契以右为尊,符节可知。尊者在内,卑者在外,亦可知也。秦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盖亦用古尚左之制。汉则文帝二年,初与郡国、守相为铜虎符、竹使符。师古曰:“与郡守为符,右留京师,左以与之。”则左外右内,与秦制同。魏赐孙权九锡文曰:“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齐、梁、陈九锡文同。而竹使符上皆冠以左字,疑金虎符左右赐之。盖虎符以发兵旅,时兵权皆在受九锡者手,故赐以左右,以示不敢有征发之事也。竹使符所以传命,事恒有云,故但赐以左,而以其右藏于天子之所。可知左外右内,自秦迄江左之末,未尝变也。又汉魏郡太守虎符(嘉定瞿氏藏)、东莱太守虎符(潍县陈氏藏)、广阳虎符(诸城刘氏藏)、玄兔太守虎符(海丰吴氏藏),筋上均有左二字样。汉制左符在外,今左皆有二,亦左右数同一证也。惟潍县陈氏所藏汉上郡太守符,则不可解。此符左右俱存,其脊文十字,则云“上郡太守为虎符第一”,右筋上有“上郡右三”四字,左筋有“上郡左二”四字。如是,则虎符第一至第五,每符又各有左右若干。则一郡之符,殆多至数十,恐无此理。汉常山太守虎符筋文云“常山左三”,渔阳太守虎符(吴氏)筋文云“渔阳左二”,长沙太守虎符同。
  
  晋王台太守虎符。
  又按翁氏《两汉金石记》所载一符,则脊文云“与五原太守为虎符第一”,筋文云“五原左一”。嘉善谢氏藏晋丞邑男虎符,脊文云“晋与丞邑男为铜虎符第一”,筋文云“丞邑男左一”。潍县陈氏藏晋驺男虎符,脊文云“与驺男为虎符第五”,筋文则云“驺男右五”。此三符,脊文所记数字,与筋文所记者无不相同。则上郡符脊文作第一,而筋文左作左二,右作右三者,恐不足信。汉阳叶氏藏晋始平虎符,脊文作第二十,而筋文作左二,亦为可疑。二符未见原器及拓本,无由断定其真伪,如系真品则仅一郡国之符,多至数十,为可异耳。至于左右同数之说,不惟不相妨,转足相证也。隋符亦然。吴县蒋氏藏隋虎符八,此外传世者,尚有三枚,共十一枚。其中右符六,曰右御卫相原四,曰右御卫永昌二,曰右御卫美政五,曰右翊卫天井一,曰右翊卫石桥二。左符五,曰右屯卫温阳一,曰右御卫安昌四,曰右武卫白松二,曰右屯卫清湖四,曰左屯卫赤城五。左右之孰内孰外,虽不可知,然左右二符,各有第四第五,则左右之数亦相等,如秦汉以来制也。惟唐制则大异。《六典》载:铜符,王畿之内,左三右一;王畿之外,左五右一。左者进内,右者在外。不独左内右外,左右之数亦各不同。惟木契则左右同数,犹用古制耳。宋符则兼古制与唐制二者。《玉海》八十二,载康定元年八月二十四日端明殿学士李淑等言,参酌古制,定铜符形制。上刻篆字,曰某处发兵符,下铸虎豹御,而中分之。右符五,左旁作虎豹头四,左符一,右旁为四窍,令可契合。又以篆文相同,侧刻十千字为号。右五符留京师枢察院,左符降付诸处。庆历元年罢。宋符右内左外,则法秦汉,以十千为号,亦与秦同,惟内五外一,则用唐制。然则宋以前兵符形制,皆可知悉。独元时代最近,又贵人皆赐虎符,今实物未有存者,而史亦不载其形,殊可异也。
  
  伪周二鬼符跋
  吴清卿中丞十六金斋中所藏各符,以新莽厥戎虎符为最,形制文字,精美绝伦。然亦有伪者,如太和门外左龙武军第二及鹰扬卫左紫辉第四二龟符是也。按宋敏求《长安志》云:大明宫东面一门,曰太和门。又云:太和门外从东第一曰左羽林军,第二曰左龙武军,第三曰左神策军,与此符合。然龟符乃武后时物,其时尚未有龙武军也。《旧唐书·职官志》云:“初,太宗选飞骑之尤健者,别署百骑,以为翊卫之备。天后初,加置千骑,中宗加置万骑,分为左右营,置使以领之。开元二十七年,改为左右龙武军。”《新书·兵志》则云:“及元宗以万骑平韦氏,改为左右龙武军。”《唐会要》卷七十一,亦云开元二十六年十一月,析左右羽林军,置龙武军,以左右万骑隶焉。注云:或出二十七年三月二十七日。此符为天后时物,不应有左龙武军。又考《唐六典》成于开元二十四年,而北军只有左右二军,无龙武军。杜甫《曲江对雨》诗:“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漫焚香”,诗作于天宝时,而军改于开元之末,故曰新军。若天后时已有此军,则不得云新矣。此符必因九仙门外右神策军龟符而伪作者。至鹰扬卫左紫辉第四龟符,鹰扬卫上无左右字样,又鹰扬近在皇城,此符系左符,据唐制不得有第四,(《六典》:“兵符,王畿之内左三右一。”)此亦伪作。吴氏精鉴,为近世所仅见,而亦蓄此物,信乎鉴古之难也。
  
  王复斋钟鼎款识中晋尺跋
  古尺存于今者,以曲阜孔氏所藏汉建初尺为最著。此尺有仿制者,较原尺约长二分,世间拓本,以仿制之本为多。然尚有元延铜尺,不知藏谁氏。余于唐风楼见其拓本,较建初尺原本又约短二分。据此,则前后汉尺度,大略可知矣。蜀尺则上虞罗氏藏章武二年弩机,其望山上有金错小尺,与仿制之尺,长短略同。(此弩机后为端忠敏索去,载于《陶斋吉金
  录》。然图中失摹其尺,殊可惜也。)又藏魏正始弩机,亦有尺度,较建初尺度为长,殆即知《隋书·律历志》所谓“杜夔尺”也。晋尺未有传者,世所传晋前尺者拓本,皆出于宋王复斋《钟鼎款识》。国朝诸大家,如沈果堂、程易畴、阮伯元等,皆以为此为真尺也。然其铭词则曰“周尺,汉志铸歆铜尺,后汉建武铜尺,晋前尺并同”,共十九字,与《隋志》载晋前尺铭词不合,且此尺苟为荀勗所制,必无自称晋前尺之理,故罗叔言参事疑为宋人仿造。余考之《宋史·律历志》,知即宋高若讷所造《隋志》十五种尺之一也。《宋志》谓“若讷用汉货泉长尺寸,考依《隋书》定尺十五种上之,藏于太常寺:一、周尺,与《汉志》刘歆铜斛尺、后汉建武中铜尺、晋前尺同”云云,与传世晋前尺铭文只差三字,则此尺为若讷所造甚明。程易畴乃谓以莽布校之,豪发不爽,遂定为晋前尺。不知若讷此尺,正用莽布所造,自无不合之理。以程氏之聪明而尚为所欺,殊不可解。然王复斋《款识》已收此拓本,宋人已以此为真晋尺,此亦如政和礼器,南渡后即误以为刘宋器也。然则晋前尺世间无此物,亦无拓本,虽可以元延、建初二尺及钱布、弩机尺等约略推之,亦仅能得其近似。高若讷所造,复斋所藏,亦所谓得其近似者,遽以是为真晋尺,则大误矣。《隋志》所载前尺以下十四种尺,今亦无一存,不能互相校定。又晋前尺与建武尺同,未必同于建初尺。故晋前尺之真,遂不可见,使后世作史者,皆效隋志之法,则最近之尺,必有存者。一尺存则众尺皆存,何至无可考乎?
  
  
 浏览:731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6/9 15:17:4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附录 (收藏于2014/6/12 12:02:33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下(八) (收藏于2014/6/12 12:02:33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下(七) (收藏于2014/6/12 12:02:33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下(六) (收藏于2014/6/12 12:02:33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下(五) (收藏于2014/6/12 12:02:33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下(四) (收藏于2014/6/12 12:02:33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下(三) (收藏于2014/6/12 12:02:33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下(二) (收藏于2014/6/12 12:02:33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下(一) (收藏于2014/6/12 12:02:33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上(五) (收藏于2014/6/12 12:02:3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郭汾阳王国维为何自杀(访问3952次)
刘克敌同时代人笔下的王国维(访问3217次)
xx《王国维年谱新编》(孙敦恒编,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访问2990次)
干春松王国维:自杀的理由(访问2643次)
xx开拓学术先驱—王国维(访问2638次)
王国维国学丛刊序 (访问2505次)
左舜生《厌世自沉的王国维》(访问2484次)
王学海关于年谱编撰的新思考棗-兼述陈鸿祥先生的《王国维年谱》(访问2266次)
张新颖王国维寻求“慰藉”的中国心(访问2248次)
xx王国维的诀别(访问2074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